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题:“哪吒”出海背后的“中国密码”
新华网记者王坤朔 李欣 丁梓朔
在成为中国电影史票房冠军,继而创造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第一纪录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又正式开启了“扬帆出海”模式,以惊艳之姿在全球舞台亮相。
“刚开票好位置就没了。”不少海外观众在社交平台上感叹《哪吒2》电影票难抢。2月8日,《哪吒2》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北美首映礼,1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首映礼。13日起,《哪吒2》将在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上映,多地预售火爆,部分场次一票难求。
2月1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观众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巨幅海报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不仅华人影迷抢票,很多外国观众也开始关注并讨论这部电影,并分享自己的观影体验。在IMDb平台上,《哪吒2》评分已高达8.3。当哪吒脚踏风火轮登上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当海外影迷为“申公豹挥鞭”镜头刷屏,这场席卷银幕的风暴早已超越票房数字本身,在世界电影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回应《哪吒2》登陆北美时表示,一部部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为中外的交流架起了新的桥梁,也为世界看中国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从“哪吒闹海”到“哪吒出海”
回顾《哪吒2》的票房走势,就是影片中的那句台词“给我,破!”。截至2月13日晚间,《哪吒2》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元,已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
根据猫眼专业版最新预测,如果《哪吒2》最终票房超过151亿,将成为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动画电影第一。
该片海外发行方华人影业表示,《哪吒2》海外表现强劲。据“华人影业”微信公众号,《哪吒2》北美地区排片总数突破700间,一举打破了近20年来国产片华语发行商在北美地区开画影院的排片纪录(不含港澳台电影),预售票房更是超越了近20年华语片首周末票房,以票房黑马之姿强势前进。在澳新地区,排片总数突破116间,打破了国产片近20年来华语发行商在澳新地区开画影院的排片纪录(不含港澳台电影),并斩获近20年华语片澳新地区点映票房冠军。
《哪吒2》的表现引发外媒持续关注。《好莱坞报道者》评价称,“《哪吒2》以顶尖动画技术与深刻叙事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路透社称,《哪吒2》的爆火印证了中国本土IP的强大号召力。《综艺》杂志特别提到,影片中“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是吸引全球观众的核心,“哪吒反抗命运、挑战规则的故事,超越了文化边界,传递出普世的人性共鸣。”
华人影业表示,《哪吒2》在海外不仅普通观众评价高,也让业内人士赞不绝口。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表示,《哪吒2》是大片级别的动画片,吸引了众多观众,表明近年来中国电影在“讲好故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东方叙事的文化共鸣
“我给它打满分!”悉尼当地演员沃伦对影片赞不绝口。“我喜欢这个故事和整部电影的氛围。这真是太棒了,绝对值得一看。”
在2025春节档中国电影满意度调查中,《哪吒2》以87.3分刷新单片满意度纪录。有影评人认为,这得益于影片精准把握了当下观众群的审美趣味,契合了观众在春节这一重要节日对文化产品的期待,并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独树一帜,将神界仙界的元素与充满世俗烟火气的人间文化相融合。
如导演饺子所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
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认为,《哪吒》系列是中国本土神话的当代诠释,哪吒作为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经典形象,本身具有极高的认知度,通过重构叙事、创新技术赋予古老神话新活力,它的成功印证了“传统文化+当代表达+工业化”模式的有效性,“影片最大化地激发和满足了中国观众和用户的好奇心、同情心和同理心,如果把《哪吒》放在全球化语境中,可以说它‘找到了东方美学与全球叙事的平衡点’,提供了和好莱坞动画叙事各美其美的文化样本。”
“中国动画电影正在尝试向‘文化共鸣’转型。”李玮认为,文化认同是票房的重要驱动力,《哪吒2》不仅延续了对传统神话的创新演绎,更通过贯穿“魔童哪吒”对于自我身份的探索的主线传递“爱”“公平”“正义”价值观,这既符合中国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可能引发全球观众对身份、命运议题的普遍思考。
在辽宁沈阳一家影院拍摄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新华社记者李钢 摄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高盟认为,《哪吒2》以独特东方神话故事、“新国风” 美学和先进动画技术,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魅力,提升了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还为中国电影树立标杆,激励更多创作者挖掘本土文化,以国际化视角打造作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市场,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与竞争。
高盟说,国外市场的观众有其自身的审美特点和喜好,能否唤起海外市场观众的共鸣,还要看后续的表现。
技术与美学革新:国漫出海的破壁之刃
“这是中国动画的颠覆式震撼。”有外国观众如此评价《哪吒2》流畅震撼的画面,不少外国网友直呼其特效画面太炸太燃了。
该片总制片人王竞透露,《哪吒2》全片镜头数量达到2400多个,其中特效镜头就有1900多个,在国产动画中可谓史无前例。作为动画电影,《哪吒2》在美术上也实现了升级。“如果说《哪吒1》是一部正常的三维动画电影,那么《哪吒2》中包括片头、片尾中的所有的镜头及其美术风格,都进行了升级和创新。”王竞说。
“影片特效镜头和东方美学设计,视觉冲击力可能吸引非华人群体。”李玮分析。
贵州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在《哪吒2》的制作中承担了重要的渲染算力支持工作。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彭本黔说,影片以颠覆性的视觉美学,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东方奇幻盛宴。影片中数以亿计的特效粒子、复杂的光影渲染以及细腻的角色表情,对算力与渲染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陈塘关大战、百妖出动、洪流集群等大场面视效前所未见,想象力惊人,更解锁了龙宫旧址、昆仑山、海底炼狱等全新场景,恢宏制作让网友直呼“打破国漫天花板”。
影迷们在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前打卡。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无论《流浪地球》系列还是《哪吒》系列,都大量启用国内的视效制作团队,通过融合前沿科技与传统美学、精细化的细节设计以及服务于叙事的特效创新,展现了国产动画在工业化与本土化探索中的成熟姿态。这不仅为国产动画产业留住并培养了一批人才,还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动画产业,吸引更多的投资,帮助国漫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当锁链的金属摩擦声与水墨岩浆的晕染效果交织,当莲藕重生的粒子特效与传统神话意象共振,中国动画正以“硬核技术+软性文化”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银幕史诗。正如导演饺子所言:“每一部作品都要当作最后一部去创作,机会不能糟蹋。”这场技术与美学的双重革新,或许正是国漫迈向全球的破壁之刃。
还有多少待解“密码”
“看哪吒就像看中国动画的逆袭史!”00后观众小林在社交媒体写下长评。
以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起点,《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白蛇:缘起》《长安三万里》等优秀动画电影相继上映,中国动画电影迎来高光时刻。目前的中国电影票房前五中,动画电影占据两席。以导演饺子为代表的“80后”“90后”,已成为中国动画产业的中坚力量。
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带动电影工业脱胎换骨的见证。好故事和高票房背后,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飞跃和中国“智造”的崛起。片尾字幕显示,共有138家国内动画公司,4000多位中国动画人才参与其中,这些公司涵盖了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角色设计、场景建模、动画制作、特效处理、灯光渲染等,共同托举,打造出动画界的“万鳞甲”。
“哪吒”系列周边玩具。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而票房成功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繁荣,为“哪吒出海”带来更广阔空间,比如哪吒系列衍生品开发表现抢眼。哪吒系列形象授权周边在淘宝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其中泡泡玛特盲盒火速售罄,排队发货时间已经排到6月。FunCrazy×《哪吒之魔童闹海》手办众筹目前超过2500万元,此前售罄的敖光版手办已上线第四批。此外,番外绘本热卖,二创视频火爆全网,更有不少游客到成都打卡制作电影的可可豆公司。
“票房成功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动画领域,动画与游戏、VR等产业的跨界融合趋势将增强。衍生品开发和IP授权模式的逐步成熟,将推动电影从单一票房收入向全产业链盈利模式转型。”李玮预计。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2025年的春天,“小吒儿”这个神话故事中踩着风火轮的少年,正逐一和全球影史票房榜上的“小黄人”“巴斯光年”“蜘蛛侠”握手,刷新世界影史纪录。
从游戏《黑神话·悟空》到电影《哪吒2》,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让中国文化“圈粉”全球。比热度和票房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找到了自己的出海方法论,将传统文化通过重构方式焕新,其视觉语言的跨文化传播普适性为后续作品的国际化提供了参考路径。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哪吒2》开年惊艳刷屏,在一路高歌猛进的票房曲线之余,如何“超越文化边界、传递人性共鸣”是真正实现“出海又闹海”的重要命题。“我们需要通过文化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有机融合,创新性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李玮说。
策划:林明
主笔:王坤朔 李欣 丁梓朔
参与报道:向定杰 李珊珊 王碧姣 崔红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