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这段时间,国产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风靡全球,引发人们对中国制造等话题的热议。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精巧绝伦的文物凝聚着中国智慧。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7件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带你“深度求索”古代的科技创新。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们可不仅仅是光滑的小棍,而是古时候流行了两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算筹。符合十进位制的算筹计数法,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计数法相比,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我们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计算,还能进行乘方、开方、解方程等复杂运算。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也是使用我们算筹来计算圆周率呢!”
——来自象牙算筹的自述
文物简介:
象牙算筹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市佑圣宫汉墓,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用“算筹”进行计算称作“筹算”,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式有横式和纵式两种,严格遵从十进位制。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遇0则置空。以此类推,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
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创造。算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臻于成熟,至少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元末明初算盘推广之后才逐渐被取代。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孔繁鑫 制作:李飞 曾震宇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