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里,广袤中华大地迎来植树造林好时节。对于树木的信仰,是人类早期常见的自然信仰之一。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5件与树有关的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其中蕴含的信仰与文明。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传说中有座神山桃都山,山上有一棵硕大的神树桃都树,树上有一只天鸡,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它时就会开始啼鸣,凡间的鸡听到它的叫声便会随之鸣叫,唤醒沉睡的人们开启新一天的生活……我就是这个故事中最受欢迎的神树,在匠人们精湛的塑造、上釉并烧制成型后,细节饱满的枝干向上而生,活灵活现的动物嬉戏于树干之中,而立于最上端引颈啼鸣的神鸟,仿佛依然等待唤醒每次新的黎明。”
——来自褐绿釉陶桃都树的自述
文物简介:
这件东汉时期的褐绿釉陶桃都树现藏于深圳博物馆。通高73.5厘米、宽19.3厘米,圆柱状的树干,从根部到顶部下粗上细,底部为三角锥体的树座,向外分出三锥状足,足端装饰有草叶纹,间饰羽人、蝉等物象,纹饰花样十分细致精巧,树枝共有十二分枝,末端塑出树叶,有树顶呈锥状,顶端的立鸟似乎在引颈啼鸣,下面有一只攀住树干的小猴子,整体树干与树顶施褐釉,枝叶施绿釉,褐色和绿色的双色釉面,展现了汉代陶瓷的高超工艺。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曾震宇 制作:李飞 孔繁鑫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