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4月17日上午,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文学筑梦书香潼南——《中国校园文学》2025年潼南校园文学阅读季”启动仪式在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潼南区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潼南区教委、潼南区作协联合主办,潼南区校园文学学会承办,旨在以文学滋养青少年成长,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全民阅读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
潼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礼兵宣布阅读季活动正式开始,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何浩向潼南区授予《中国校园文学》“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实验区”牌匾,潼南区教委主任蒋俊接牌。重庆市潼南中学校、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重庆市潼南区朝阳小学校、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小学校、重庆市潼南育才小学校6所学校被授予《中国校园文学》“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实验校”称号。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在致辞中表示,校园是文学火种孕育的沃土,《中国校园文学》“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将依托征文选拔、作家进校园、少年作家改稿班、教师文学素养培训、师生作品发表出版、文学研学营等系列活动,构建“课堂+实践+创作”的立体化培养体系,搭建作家、教师、学生、杂志协同联动的成长平台,为青少年提供文学滋养与创作展示机会。
潼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蒋俊指出,此次活动是深化“双减”政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也是打造“书香潼南”、培育时代新人的创新举措。未来将通过实验校引领、教师文学素养培训、家校社共读共建等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以文学力量点亮青少年精神世界。
启动仪式结束后,本次阅读季通过作家进校园讲座、教师文学素养培训、“主编面对面”改稿会等特色活动,探索了文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路径,也为潼南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专家讲座精彩纷呈
01
周晓枫:原来可以这样写
4月17日上午,北京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周晓枫在潼南第一中学校为500多名师生讲授文学课《原来还能这么写》。她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历与经验,强调写作需关注他人、表达真情,注重基础结构与主题结合,追求准确表达。她提倡阅读经典,同时找到个人趣味与审美,保持基础与营养,在成熟中捍卫天真,多倾听以获取知识,让热爱相互影响。
02
贾志红:从生活发掘写作的素材
4月17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校园文学》专栏作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驻会作家贾志红在潼南区人民小学校为800多名师生讲授文学课《从生活中发掘写作的素材》。她结合自己在非洲工作七年写的非洲题材的作品,分享了调动所有感官,在看似寻常的生活中捕捉令人感动的素材,把日常经历转化为写作素材的方法。
03
蒋宜茂:诗是心田蒸馏出的露珠
4月18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全委蒋宜茂在潼南第一中学校为近千名师生讲授文学课《诗是心田蒸馏出的露珠》。他从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么写三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创作感悟。他指出诗歌写作的“三性”:一是语言的变异性,二是内容的写意性,三是逻辑的跳跃性、多元性、模糊性、魔幻性。意象的选择有四个层面:一是让无生命的事物有生命;二是让有生命的事物有性情有趣味;三是有“我”在,“我”以隐或显的状态在“现场”;四是“我”与所写“人事物”互动,让心田长出心仪的禾苗,蒸馏出晶莹剔透的露珠。
04
何郁: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质量
4月18日上午,北京市特级教师,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和教参编写者之一,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国家级培训讲师何郁在潼南中学校为潼南区高中语文教师作了题为《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质量》的讲座。他强调文学教育之于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文学修养之于语文课堂教学、高考测试、单篇阅读、组合课文教学与单元整合、专业进阶之道的实施办法,助力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提升。
“主编面对面”
改稿会
4月18日下午,“主编面对面”改稿会在潼南实验中学举行。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对近千名潼南区中小学师生代表上了少年作家改稿课。他从六所“未来作家青苗计划实验校”推荐的学生稿件中精选了六篇进行了点评并现场改稿,从立意、拟题、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着手指引同学们将稿件修改升格。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中国校园文学》编辑部主任,作家出版社副编审李娜为师生讲解了向《中国校园文学》投稿的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名家进校园”、“致中国梦·青少年公益梦想”征文、“未来作家青苗计划”、“梅雨潭杯”华语青少年生态文学征文等系列活动,鼓励师生积极投稿和参与各项文学活动,让每一颗种子都发芽,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
“文学筑梦书香潼南——《中国校园文学》2025年潼南校园文学阅读季”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潼南区的师生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学的发展,激发了青少年的文学创作热情,为培养新时代的文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李娜
审核:王昉
核发:徐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