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好手艺·闽艺拾光】
茶百戏
讲述人: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 章志峰
还记得大学时翻看《荈茗录》,我突然被一句话戳中——“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古人居然能用清水在茶汤上“绘画”,由此我对这门“清水作画”技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 章志峰
茶百戏,以茶为纸,以水为墨,寥寥几笔便能表现国画的意境之美。其源于唐朝,宋代时始受文人墨客推崇,元代后衰落,到近代几乎淡出大众视野。大学毕业后,我在工作间隙查阅大量古籍,还到日本留学研习茶道,2005年回国后,开始长达3年的“复原之路”。
一开始,我按古法以绿茶为原料,“画”出的图案只能保存几分钟。后来,我引入乌龙茶、红茶等稳定性较好的茶叶,经过无数次对比试验,终于用清水在茶汤上作成了“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能保存一个多小时。
最关键处是点茶和分茶。点茶,将研膏茶碾成细细的粉末后,往茶粉里注入开水,用茶筅搅拌出茶沫。能作画的茶沫,需用茶筅不断搅拌,使水、茶粉、空气充分融合,直至搅拌到汤花紧贴杯壁,久聚不散,才算成功。分茶,用茶匙舀上清水,注入,茶沫状态随之变幻,即所谓“清水画丹青”。水量的多少,茶匙运行的速度、角度,都非常讲究。图案的深、浅、浓、淡、粗、细,都用一支茶匙来表现。不下一番真功夫,很难“画”出好作品。
为了宣扬中国茶文化,我在家乡武夷山创办中华茶百戏研究院,开设讲座、培训班,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团。
监制:张 宁
统筹:廖 慧 李方舟
文案/制作: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