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特别是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AI的兴起,图书馆正在从“知识仓库”升级为“智慧服务中心”。这个世界读书日,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图书馆去看一看AI到底把图书馆变成啥样了?
在国家图书馆北区二层“印象国图”展厅的大屏上,数字人“小图”每天都十分忙碌。她一会儿帮读者指引阅览室方向,一会儿陪伴读者阅读书籍,还要经常和读者们来张合影。
国家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项目管理与系统测试组组长王宇鸽告诉记者,数字人“小图”可以为读者提供大-中-小屏多终端的很多场景式服务,读者可以随时语音唤醒“小图”,提出任何与服务政策相关的问题,“小图”都可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此外,“小图”还可以提供许多趣味性的互动服务,比如与读者合影留念、邀请读者写下读后感或祝福放入漂流瓶进行留念等等。
“伴读”是数字人“小图”的又一特长。她可以陪伴读者阅读相关书籍内容。“未来我们希望数字人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伴读服务。”王宇鸽说,通过链接集成更多国家图书馆业务平台,感知读者阅读需求与兴趣变化,数字人可根据每位读者的阅读习惯,提供个性化阅读建议,给出书中精彩部分或知识要点,并在读者提出问题时提供阅读答疑,来陪伴读者阅读不同的图书。
据王宇鸽介绍,除“伴读”外,数字人还将有望帮读者搞定在图书馆中的一切事情。读者只需要与数字人进行简单的“对话”,就可以马上享受到预约、续借、智慧导引等“一站式”服务。
未来,读者与数字人不仅能在现实空间里互动,还有望在元宇宙沉浸式空间中进行深层次地阅读学习与交流分享。
(光明网记者 张倩 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