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嗒嗒”作响的电报机、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巨无霸”造型的“大哥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互联网服务器……这些通信设备起始于战火硝烟,见证着红色电波响彻民族解放的万里长空,也见证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电信事业不断发展演进,它们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珍贵记忆。刚刚过去的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特别甄选8件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创新形式,生动讲述我国电信事业跨越时空的发展故事。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很多人都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但你知道吗,电影主人公的原型之一,就是曾使用我收发电报的秦鸿钧烈士。从我黑色身体里发出的一道道红色电波,曾经配合了席卷大江南北的游击战争,也参与了百万雄师渡长江和解放上海的战斗……秦鸿钧操作我发出的声响,停在了1949年那个黎明的前夜,我替他看到了不久后革命胜利的曙光。”
——来自秦鸿钧使用的收发报机的自述
文物简介:
这部无线电收发报机曾由秦鸿钧烈士使用,现藏于中共一大纪念馆。秦鸿钧是党的秘密电台工作者,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受命在上海设立秘密电台。为集中精力做好地下电台的收发报工作,秦鸿钧伪装成失业者,白天在家包揽家务,晚上则秘密开展收发电报的工作。1949年3月17日深夜,秦鸿钧所使用的秘密电台被特务发现,他当即停止发报,拆毁机器,烧毁文件,随后被逮捕。秦鸿钧在狱中坚贞不屈,于当年5月7日就义。20天后,上海解放。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孔繁鑫 制作:曾震宇 李飞 设计:杜丹
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联合出品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