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音乐,是塑造灵魂的无形之手,是涵养创新精神的深厚土壤。7月5日,《读懂“音乐”》专题讲座在山西师范大学精彩开讲。汪拓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积淀和丰富的行业阅历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温度的分享,赢得了学子们的热烈欢迎,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音乐教育绝非教育体系中的‘点缀’,而是关乎国民精神底色、支撑国家创新动能的基础性工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上,重新审视并激活音乐教育的力量具有紧迫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资深媒体人、音乐人汪拓从音乐的育人价值讲起,揭开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命题。
在深入剖析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后,汪拓将目光投向了当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他指出,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失衡问题不容忽视,正悄然累积着诸多隐忧。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是突出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娱乐化、快餐化的音乐消费趋势正过早地侵蚀着青少年的精神空间,使得古典音乐的深邃内涵、传统民乐的厚重底蕴难以在他们心中扎根生长,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青少年审美认知的浅层化和思维模式的单一化。
针对如何激活音乐教育的力量,汪拓提出理念革新与实践突破双管齐下的思路。他倡导“让课堂主旋律回归古典音乐、传统音乐与革命音乐”,这一观点精准切中了当下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要害。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音乐教育的强大力量,他还列举了委内瑞拉“音乐拯救计划”的成功案例。该计划通过系统化的音乐训练,帮助众多贫困儿童摆脱了生活的困境,重塑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充分证明了音乐教育具有改变人、塑造人的强大改造力。
对于山西的音乐教育发展,汪拓认为应立足本土文化,深耕本地丰富的音乐资源,可尝试将秧歌的欢快节奏、民歌的质朴旋律与西方经典音乐的严谨结构相互碰撞、融合,打造出一套具有鲜明山西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此外,他还提到,在抵制低俗化音乐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同时,也不能一味排斥流行音乐,而是要正确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健康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流行旋律,可成为青少年音乐启蒙的“敲门砖”,吸引他们主动走进音乐的奇妙世界,进而去探索更广阔、更丰富的音乐天地。
这场《读懂“音乐”》专题讲座,让在场的每一位学子都对音乐教育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也为山西乃至全国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考与启示。正如汪拓所强调的,以乐育人,方能以文化人;以美铸魂,才可固本培元。让优秀的音乐走进每一间教室、浸润每一颗心灵,定能在旋律与创新的共鸣中,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乐章,而山西也必将在这恢弘的乐章中,奏响属于自己的独特而嘹亮的音符。(韩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