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当前,我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正在持续。炎炎夏日里,现代人有空调、冷饮,古人又有哪些妙招?从战国时期的“青铜冰箱”,到宋代的“凉感枕”,再到清代的“竹夫人”……其实,古人早就研发出了一套避暑“凉”方。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10件特色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带你探寻我国古人的避暑智慧。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器身两圈铜鎏金箍,两边四铜提环,为如意云头形,盖面有两个镂空团寿字纹孔……我是300多年前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大冰箱’,是乾隆皇帝东巡期间为皇太后准备的消暑器具,印证‘以孝治天下’的执政理念,展现了清中晚期珐琅工艺顶峰水准。”
——来自清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的自述
文物简介: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是现存最早明确命名为“冰箱”的宫廷储冰器具,开创了方形藏冰容器的定名规范。此件珐琅冰箱为一对,是宫内专门用来保存食物的工具,通过放入天然冰使食品得到保鲜。箱体内的冰块融化产生凉气,并由面板上的钱纹孔冒出,逐渐散发到室内空间,为室内降温。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李飞 制作:曾震宇 孔繁鑫 设计:杜丹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