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谈及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年来的变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表示,数字技术为公众认识北京中轴线文化、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提供了契机。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汇集了中国700年来的诸多重要建筑。“在现实中想走通中轴线是不可能的,但数字技术可以带你‘飞’!”吕舟说,依托数字技术,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可以从空中俯视中轴线,也可以在历史中穿梭,回到明清时期去看看中轴线是什么样子。
除了全方位感受北京中轴线魅力,数字技术也为公众投身北京中轴线保护插上了翅膀。据吕舟介绍,截至2025年5月,已有超过100万人在“数字打更人”小程序上进行注册,其中约3万人已成为“数字打更人”志愿者。目前,共收到志愿者提供的7万条监测信息、15万张监测图片,实现了北京中轴线“无死角”保护。“这是社会和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探索,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吕舟说。
(光明网记者 张倩 董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