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近日,“何以中国 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举行。在这里,既有古代天津“第一件艺术品”“第一座国家粮库”“第一次命名由来”,又有近代我国“第一套邮票”“第一只国产手表”“第一张大学文凭”……这些“第一”,编织成河海文化、津门历史,鉴证了“和合共生”的时代脉动。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带你探寻津派文化、何以中国。
“我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碑。一方面,我所记载的鲜于璜,是目前已知史料中记述的第一个见于碑刻有名有姓的天津人。另一方面,我身上的文字落笔稳健,如钢刀切玉,运笔劲折,展示着汉代隶书之美,‘圈粉’无数。”
——来自东汉鲜于璜碑的自述
文物简介:
东汉鲜于璜碑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该碑上尖下方,呈圭形,碑两面均有铭文,共计827字,均为阴刻。碑文在颂扬鲜于璜功绩外,又从侧面反映东汉政府与北方乌桓等少数民族的关系,可印证、补充《后汉书》有关记载。碑刻书法结构谨严,字身宽扁,用方笔,丰厚凝重,端庄遒劲,含蓄沉著,艺术水平较高,表现出古朴壮美的艺术风格,可视为汉隶中方笔流派代表之一。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孔繁鑫 制作:孔繁鑫 曾震宇 设计:杜丹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