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漫动时节】
今日七夕
你“晒”了吗?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落在脚尖的第一片落叶
或是两情相悦的幸福瞬间
七夕要“晒”的可不止于此
图片由AI生成
“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趁一抹艳阳,晒一卷书香
古人的七夕就是这样
把日子晒得风雅起来
在这个源自星象的节日
开启关于爱书籍、爱生活的仪式
悄然推动人类史上
最早的系统性文献保护运动
早在东汉时期
七月初七晾晒书籍和衣物
已是一项相沿已久的风俗
经过潮湿多雨的夏季
舒畅凉爽的秋天即将开始
天气晴朗、阳光充足且干燥
晾晒书籍和衣物以防霉烂生虫
图片由AI生成
魏晋时这一风俗已成风靡
东晋名士郝隆“袒腹晒书”
传为千古佳话
唐代宫中专设曝衣楼
扮出“天上娥娥红粉席”的绚丽
至宋代藏书馆阁洞开
七月五、六、七三日的“暴书会”
引得文人雅士齐聚一堂
晾晒珍贵藏书、欣赏古籍善本
图片由AI生成
书籍经过阳光洗礼
将人们对知识传承的美好期许
注入经典流传的篇章
书页在风中沙沙作响
交织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朗诵
书籍不仅承载着知识与智慧
更是读书人精神世界的瑰宝
晒书悄然成为一种文化风尚
图片由AI生成
中华古籍,浩如烟海
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
中华文明的长河里不息的舟楫
古人晒书,曝的是字纸
守的却是心头那盏不灭的灯
骨子里那份对字纸的敬惜
对文脉的痴守
让书页远离蠹鱼
让墨痕穿透千年迷雾
图片由AI生成
《四民月令》中的节令场景
还留着古人摩挲书页的温度
全民阅读的热情已注满长街
从古籍修复到珍贵文献展陈
从读书会到晒书单
纸香混着电子屏的光
耳畔依旧是翻书的声响
图片由AI生成
七夕这一“晒”
何曾只是锦缎与竹帛的翻飞?
晒的是烟火日常里的书香
是孤灯下与先贤的长谈
是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是对知识传递的坚守与执着
把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敬畏
摊开在阳光下
晾在千年光阴的长河里
图片由AI生成
今日,当你期待漫天星宿时
不妨也乘着好日头
取一本旧书,放在窗台上——
让千年的风,吹一吹
让银河的光,照一照
让这场跨越千年的晾晒仪式
在你的“阳台”续写
光明网“漫动时节”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