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丛芳瑶)“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于9月12日至16日在京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在北京大观园设置主会场,多个社科普及基地设置分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
本届社科普及周以“赓续中华文脉,繁荣首都社科,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北京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日上午,“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在大观园主会场举行,并在线上同步直播。北京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宣布开幕;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主任翟德罡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二级巡视员傅彦泽主持启动仪式;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西城区社科联以及津冀社科联有关领导出席。伴随智能人形机器人表演以及题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非遗助推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首场讲座,本届社科普及周正式启幕。
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主会场将举办“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历届特等奖成果集粹展览”“首都高校专家委员社科普及角”“外国领导人登长城”等六大主题展览;联手北京保险学会、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等组织开展社科公益咨询;组织中国剪纸、风筝制作技艺、北京绒鸟(绒花)制作技艺、京绣等非遗展示与体验;举办“观园寻梦——红楼主题穿越活动”“品阅时间 今声以达”现场赠书等主题活动;邀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专家以及杨利慧、吕舟、郦波等学者举办知名专家学者专题讲座。同时与多个社科普及基地和社会组织设立的分会场联动,共同为市民群众搭建起一个学习社科知识、参与社科活动的多元活动场地。
此外,本次社科普及周线上活动同样精彩。活动在光明网、人文之光网、京社科新媒体矩阵上开设了网络服务专题,设置“社科专家”每日谈、“探寻北京”五日行、精品展播、西城专题、“书香京城 社科荐书”六大线上专题板块,内容涵盖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AI赋能社科发展、非遗传承、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主题,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呈现多元丰富的社科知识内容,力求为广大市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科服务,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社会科学的魅力。以社科视角解读社会逻辑,提供价值引领,为发展凝聚人文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北京市首个全国科普月的重要活动,本届社科普及周创新融合了科学技术普及和社会科学普及。以“京韵流转,科技传情”为主题,6台机器人和机器狗在启动仪式上惊艳亮相,与二胡演奏艺术家对北京的市井风情的传统演绎相结合,展现人文与科技融合共生,为本届社科普及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科技色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兼具科技影响和人文温度的科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