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2日,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在线下主会场北京大观园启动。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活动持续至16日,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主题展览、趣味互动、非遗展示和体验等活动,展示北京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让更多市民群众和广大网友深度参与,感受社科魅力。
市民在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会场拍照留念 光明网记者丛芳瑶/摄
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以“赓续中华文脉,繁荣首都社科,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善之区”为主题,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
多项活动精彩亮相 强互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
开幕式当天,依托主会场大观园的文化优势,“观园寻梦——红楼主题穿越活动”“红楼主题展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朗诵器乐展演”主题活动,以及题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非遗助推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乡村振兴》《红楼梦人物评析》的专家讲座轮番登场,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社科文化盛宴。
市民在打卡集章处参与活动 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据了解,在社会科学普及周举办的五天内,主会场将举办“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历届特等奖成果集粹展览”“首都高校专家委员社科普及角”“外国领导人登长城”等六大主题展览;开展“品阅时间 今声以达”现场赠书等主题活动,特别邀请知名京味儿文学代表作家刘一达等社科领域作家现场签名赠书,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同时,十余个包括北京绒花、花丝镶嵌、鬃人、风筝制作等在内的北京地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活动期间展出,让市民和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了解社科知识,感受北京文化魅力。
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科普工作部柴玮琳介绍,今年的社科普及周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新增集章打卡活动,用集章的形式串联主会场各大活动版块,引导游园市民在打卡的同时关注社科知识,增强参与感、互动感。“相比于去年,我们今年还对一些展览内容进行了更新,希望可以通过这些优质的内容让大家感受到社科知识的魅力。”柴玮琳说。
线上活动精彩纷呈 “小切口”展现首都社科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除了开展各类丰富的线下活动外,线上活动同样精彩。活动在光明网、人文之光网、京社科新媒体矩阵上开设了网络专题,推出《“社科专家”每日谈》《“探寻北京”五日行》《精品展播》《西城专题》《书香京城 社科荐书》特色线上专题板块。
“今年的线上活动主要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北京实践、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热点议题,还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直播讲座,采用‘小切口、大道理’的阐释方式,以北京的鲜活案例,激活社科理论认知。”柴玮琳介绍称。
此外,“五日行”活动还会邀请网友“云游”北京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梅兰芳纪念馆等文化地标,通过社科普及活动,有效整合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现代文化的资源,用社科视角讲好北京故事,让市民群众真正体会到社科知识的亲和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科知识普及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升级。(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