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数智里的文物故事”系列】
今年初,“机场里有座博物馆”这一话题屡屡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单。不少网友表示疑问:“为什么要在机场修博物馆?”这还要从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说起,在机场长达两年多的扩建工程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各类古代文化遗迹6848处。
此前机场在历次工程扩建中都曾出土大量文物。但工程结束后,除了考古报告外,没有任何历史信息存留。如何将考古遗址融入机场?一个“在航站楼里面建博物馆”的想法诞生了,这既是让历史遗迹与现代建设共融的大胆创新,也是让旅客在候机时感受千年文脉的有益探索。
陕西考古博物馆讲解员在演示数字化交互设施。雷渺鑫/摄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期间,记者走进了陕西考古博物馆。只见讲解员站在一块嵌有可滑动电子屏的展板前,轻轻滑动屏幕,其上显示的影像便随着下方区域地图发生变化,展现出考古发掘现场的相关信息。
“仅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三期扩建工程中,我们就发现了4500多处墓葬。借助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直观看到这些考古项目的发掘现场以及整体的墓葬形制示意图等。”讲解员介绍说,点击右侧,还可以对墓葬以及出土器物、发掘现场等进行更加详细的展示。
策划:李政葳 撰文:雷渺鑫 摄制:曾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