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于9月12日至16日在京举办,主会场设在北京大观园。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作为北京市首个全国科普月的重要活动,此次社科普及周以丰富的社科展览与互动体验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其中企业文博展区首次集聚23家企业博物馆集体亮相,成为活动的亮眼板块。
市民参观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企业文博展区
在这里,老字号企业与现代文博理念碰撞融合,通过文创产品、沉浸式展示等多元形式,将社科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体验,而这背后,正是企业文博对传统科普模式的创新补充。
老字号企业亮相,展示“可触摸”的社会科学
在此次社科普及周中,企业文博展区以“走进企业博物馆,精彩文创大观园”为主题,通过展板介绍、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让观众直观感受企业历史与文化,拉近社科知识与公众的距离。来自全聚德、同仁堂、六必居、隆兴号、北京公交等老字号与特色企业的代表,纷纷带来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与展示。
市民参观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企业文博展区
全聚德作为国家级非遗“挂炉烤鸭技艺”的保护单位,现场展示了从选鸭、晾晒、烤制到片鸭的31道工序模型,让观众理解一道美食背后所蕴含的工艺标准与文化积淀。技术总监吴玉波表示:“我们既要守正,也要创新,让更多人通过美食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化。”
北京公交集团文创产品
同仁堂则围绕“药食同源”理念,推出中药香囊、手串、低糖月饼等健康文创产品。宣武药店负责人李瑾介绍,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与装饰功能,更融入了中医药养生智慧,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了解。
六必居博物馆馆员王东丽带来了一套以酱菜工艺为主题的拼图冰箱贴和“百酱图”打卡册,通过趣味互动传播“六必”古训与酱制工艺。她说:“我们通过产品引起兴趣,再引导大家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与历史。”
北京南路烧酒文化博物馆展台
北京南路烧酒文化博物馆带来埋藏于永定河畔的沙土酒与多种纪念章,馆长尤婷现场讲解南北酱香酒的区别与酿造工艺,吸引众多白酒爱好者交流品鉴。
北京公交集团则通过复刻老车票、站牌冰箱贴、公交车盲盒等文创产品,唤醒几代北京人的城市记忆。北京公交广安文创公司的杨杰表示:“公交是市民最熟悉的出行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文创产品让更多人关注交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北京站冰箱贴
企业博物馆不仅是企业历史的缩影,更是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品牌创新的重要窗口。北京企业文博协会副理事长贾鹏在采访中表示,企业文博注重企业文史研究、工业遗存保护与活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老字号品牌传播,这些内容与传统社科普及形式形成有效互补,共同推动公民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
文创产品成为社科普及的新载体
文创产品不仅是企业文化的输出端口,更是社科知识普及的轻量化载体。众多企业将复杂的历史、工艺、科技知识转化为具象化、可互动、可带走的文创产品,实现“知识产品化”。
市民参观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企业文博展区
此次展区文创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从承载北京站历史记忆的流沙冰箱贴,到融入景泰蓝工艺的钥匙扣,每一件产品都是“可携带的科普载体”。公交馆的盲盒车模、六必居的酱菜场景模拟拼图、同仁堂的古训盖章打卡等,都在趣味中埋下社科知识的种子。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表示:“这些产品不仅好看好玩,还能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到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非常有意义。”
贾鹏指出,未来将从五方面持续推动企业博物馆建设与社科普及深度融合:扩大企业博物馆数量、提升馆舍等级、拓展研学规模、深化企业文史研究、创新文创研发与营销。通过这些举措,企业博物馆将不再是静态的“陈列空间”,而是成为动态的“知识现场”,助力首都“博物馆之城”建设与社科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企业文博展区文创展台
企业文博展区亮相2025北京社科普及周,标志着老字号企业与社科普及的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通过内容展示与文创产品的双轮驱动,企业正以更亲切、更鲜活的方式,将社会科学知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全民人文素养贡献重要力量。
(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