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这个话题选自《荀子》第5篇《非相》篇。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似乎成为了很多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打开社交媒体,滤镜、美颜、精修的照片随处可见;走进职场,仪表得体、谈吐自信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机会;甚至在社交场合,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也会影响别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可是,“面子”真的比“里子”更重要吗?
对这个问题,荀子早就给出了答案:“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意思是,看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不如研究他的内心;研究一个人的内心,不如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和人生选择。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很明确:外表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一个人价值的,是他的内在修养和处世智慧。
那么,我们该如何平衡“面子”和“里子”?如何让自己的“里子”真正闪闪发光呢?
“面子”虽重要,但它不是全部
先别急着否定“面子”。在现实社会中,“面子”确实有它的作用。好的外在形象,的确能够为人加分,让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毕竟,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视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在护肤、美妆、穿搭上,职场新人在面试时会精心打扮,商务谈判中注重仪表礼仪的原因。但是,如果只关注“面子”,而忽略了“里子”,就容易陷入表面光鲜、内里空洞的困境。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老板刻意打扮自己,西装革履、一身名牌,但为人处世却毫无修养、言而无信,这样的人,能把公司经营好吗?荀子告诫我们说:外表是短暂的,而内在的品德、能力和智慧,才是决定一个人真正价值的关键。
“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荀子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列举了多个历史人物的案例,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人,靠的不是颜值,而是内在修养。他说:唐尧个子很高,虞舜个子很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伟大的君王;孔子身材高大,弟子子弓却很矮小,但这并不影响子弓成为孔门的重要人物;楚国宰相孙叔敖,外表丑陋,五官不对称,但他却能让楚国称霸一方。相反,暴君如夏桀、商纣王,虽然长相英俊,身材魁梧,但最终却因为缺乏德行和智慧,导致身败名裂,国家灭亡。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外表可以带来短暂的光环,但内在的品德、智慧和能力,才是一个人长久成功的根本。很多科学家、哲学家、学者,他们并没有明星般的外貌,但他们的智慧和贡献才是真正的光芒。“面子”能让人一时惊艳,而“里子”才能让人一生闪耀。
如何让“里子”更值钱?
既然“里子”比“面子”更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修炼自己的“里子”,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呢?荀子的智慧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第一,修身养德,让品德成为你的“里子”。荀子强调,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沉迷于外表,而是注重品德的培养。道德,是一个人的底色。不管你的外在如何,你的内在正直善良,才会赢得真正的尊重。待人真诚,不要靠虚伪的表面讨好别人,而是用真心去建立人际关系。言行一致,不要只说漂亮话,而是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守信重诺,不轻易许诺,这样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第二,提升能力,让才华成为你的“里子”。空有一张好看的脸,若没有能力,也难以立足于社会。想要真正让自己“里子”过硬,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多学习,多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冷静分析、积极应对。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会说话、能倾听、有逻辑的人,往往比长得好看的人更受欢迎。第三,修炼智慧,让格局成为你的“里子”。真正有魅力的人,不是外表完美,而是格局大、眼界宽、心态稳。他们懂得不被表面的得失所困扰,而是看得长远,注重内在成长。学会独立思考,不被外界舆论所左右。学会包容和理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事物的深层逻辑。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过分在意外表的缺陷,而是专注于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
结语:让“里子”熠熠生辉
“面子”可以带来一时的光环,但真正能让人走得更远的,是你的品德、才华、智慧和格局。所以,我们不必沉迷于外在的修饰,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修炼自己上。当你的“里子”足够硬气,足够强大,即使外表再普通,你依然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