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9月26日下午,第二届镇海寺非遗文化节暨首都非遗创新发展文化沙龙活动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朝阳馆)举办。本届文化节以“非遗﹒博物馆——城市文脉的守正与创新”为题,博物馆代表和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寻首都非遗创新发展之路。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文化节包括博物馆市集展示、非遗大师技艺展演、现场工艺体验、非遗年度新品发布、大师收徒仪式、文化沙龙及年度文创新品特展七大板块,构建起一场集“赏、玩、学、购、思”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朱江、毕红、侯雪、朱婷分别发布年度新品雕漆《鸿福四海鼓凳》、京绣《如意中国 花满乾坤》袄褂、金漆镶嵌《和谐安定》捧盒和花丝镶嵌《飞龙在天首饰系列》。据了解,这些新品均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结合现代审美与实用需求进行设计制作,实现“传统技艺+创新表达+融入生活”的有机结合。
不仅传统技艺作品推陈出新,琳琅满目的文创作品也已成为传统技艺的一张新名片。在燕京八绝博物馆(朝阳馆)举办“年度文创新品”特展中,景泰蓝、花丝镶嵌、京绣饰品等100余件(套)包括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北京崇德堂博物馆以及6位优秀工美大师2025年度非遗文创成果精彩亮相。观众在此可以实现“观展+品鉴+消费”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本次文化节还特别设置“工美大师技艺展演”“现场工艺体验”等环节,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还可以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完成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
雕漆技艺展示(主办方供图)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当代造办处”工美大师收徒仪式也在本次文化节上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嘉林,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李德伦、董瑞京现场收徒。此外,在博物馆市集上,青年们也投身其中让古老非遗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二年级学生屈梓童在现场进行描金展示,他告诉记者,描金是金漆镶嵌技艺中的一个环节,自己很喜欢这项技艺,希望未来可以从事相关工作。北京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李涵乔则向记者展示了团队在传统技艺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各种文创产品,“希望可以通过创新赋能非遗新生。”李涵乔说。
沙龙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深度思考,“首都非遗创新发展文化沙龙”也在本次文化节上举行,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张颖、朱婷、刘晓燕、高云等进行主题分享,共同探索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未来路径。
本次活动得到北京市文联,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燕京八绝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漆器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属地中共小红门地区工委、办事处,以及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和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大力支持。约140人现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