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个人,一面旗,一段民族觉醒的史诗。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市粤剧团演出的现代粤剧《驼哥的旗》成功入选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于10月9日、10日在北京二七剧场上演。
深圳佳作亮相国家级展演
此次展演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是全国范围内抗战题材舞台艺术创作的一次高规格集中检阅。经严格遴选,仅22部作品从全国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涵盖话剧、音乐剧、舞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展演采取线下演出与线上演播相结合的方式,于8月至10月在北京集中演出约40场,旨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驼哥的旗》继2021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2025年入选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后,再度获邀亮相国家级重大展演活动,成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剧目,向全国观众展示深圳粤剧的艺术魅力与时代精神。
《驼哥的旗》由著名剧作家刘云程创作于2000年,2001年9月15日由深圳市粤剧团创排首演。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岭南山村为背景,讲述了在路边开小饭店的驼哥,最初以“膏药旗”和“青天白日旗”应付日伪军的骚扰,苟且偷生,在目睹日寇暴行、救助投河女子金兰、并与东江纵队战士赵大朋相遇后,他逐渐认清真相,升起红旗,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本剧以喜剧的手法表现严肃题材,通过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从畏缩到奋起再到自觉抗争的思想演变过程,真实自然地表现出普通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的生存状态。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使得本剧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成为现代粤剧的里程碑之作。
粤剧经典收获奖杯口碑
《驼哥的旗》自2001年首演以来,已荣获多项国家级大奖,包括第九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11个奖项、第十五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等,堪称深圳舞台艺术的金字招牌。
《驼哥的旗》至今演出超过120场,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以及新加坡等国家,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2003年该剧在深圳大剧院接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时,就曾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不少香港戏迷特意冒雨前来观剧。如今,这部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艺术创新的作品进京演出,必将成为展演中一抹亮丽的深圳色彩。
薪火相传铸就粤剧之魂
此次《驼哥的旗》进京演出的版本由深圳市粤剧团全新阵容担纲:驼哥由粤剧南派艺术第五代传人林海涛饰演,金兰由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获得者谭兰燕饰演,赵大朋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深圳市粤剧团团长彭庆华饰演。这一汇集了剧团艺术骨干的黄金组合,不仅延续原作的精髓,更将以饱满的舞台张力和精湛的演技,赋予经典角色以新的生命力。他们的联袂出演,为首都观众带来一场思想与艺术双重震撼的粤剧盛宴。
本剧首版驼哥的扮演者、二度“梅花奖”得主冯刚毅虽然已退休多年,仍担任此次复排的艺术指导,亲临排练场指导青年演员,从身段到唱腔倾囊相授。冯刚毅、彭庆华两代“梅花奖”艺术家紧密配合,展现出十足默契,共同培育新时代粤剧艺术人才,持续推动深圳粤剧事业繁荣发展。这种薪火相传的艺术精神,正是《驼哥的旗》历经二十余载依然焕发勃勃生机的根本所在。
从2001年到2025年,《驼哥的旗》跨越二十余载,从深圳走向全国,从小舞台跃入大时代。它不仅是一部戏,更是一面旗帜——标志着深圳粤剧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焕发光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驼哥的旗》在京上演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它让观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让观众看到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迸发出的惊人力量和坚定信念。10月,北京二七剧场,驼哥再次扬起那面红旗,而深圳粤剧的新篇章,正在此刻续写。(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