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有农谚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深秋时节,秋收、秋种、秋管农事繁忙,柿子、萝卜、秋梨轮番“上新”。而随着天气渐寒,庭院之中已是“满园花菊郁金黄”,枫林之间处处“霜叶红于二月花”,别有一番属于这个季节的韵味。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5件特色文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带你感受浓浓秋意的魅力。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大约700年前,匠人先在我的身上层层髹漆,待漆层半干,描上画稿,便可在厚厚的漆层上雕刻:一位头戴风帽的老人执杖缓行,身后一侍童捧着盛开的菊花。深秋时节,百物敛声而菊正盛,‘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意境,就这样凝固在我身上。虽然我肚子里的物品早已不知所踪,但经过了时间的洗练,我依然散发光彩,完好无缺。”
——来自元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的自述
文物简介:
元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盒呈圆形,外髹枣红色漆,盒内及底部髹黑漆。此器漆色幽暗,漆层厚实,漆质坚硬,剔刻犀利,雕工娴熟,构图疏朗,景物简洁,人物比例较大,属于元代剔红器的独特类型,是仅有的两件出土元代剔红器之一。
深秋正是赏菊时。盒面中心雕一老者头戴风帽,身着袍服,策杖而行;后随一仆童,双手捧着一盆盛开的菊花。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做锦地,布满空间。整个画面表现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雪晓楠 文案:孔繁鑫 张清硕 制作:曾震宇 孔繁鑫 设计:杜丹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