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10月30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书法家协会、首都博物馆承办的“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期间可网上预约免费对公众开放。
展览延续了上届“篆书源流”精品展“学术与创作并重”的传统。通过展示两汉、三国至唐明清近代的隶书拓片、墨迹、实物等珍贵文献,结合特邀题跋和入展作品的深度解读、隶书演变过程的科普普及,以及还将举办的“隶书源流”书学讨论会,让大家沉浸式地感受隶书从秦代狱吏的“佐书”到汉代庙堂之器的演变历程。这种“展论结合”的形式,既是对隶书艺术的学术梳理,更是对中华文脉的深情致敬,提升了展览的学术性与参与性。
据了解,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现代部分,面向社会共收到应征书法作品774件,经过初评、复评、审读,筛选出115件精品入展。传统部分,展出历代隶书作品81件,上至两汉,下及近代;既有拓片,又有墨迹;既有纸本,又有金石。拓本展出在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等隶书名迹,大多数为传世最旧本或乾隆前拓本。实物展出著名收藏家周季木旧藏的东汉《履和纯残石》、史树青鉴定的汉代《千金氏藕心钱》等一些流传有序的作品。墨迹展出王时敏、伊秉绶、何绍基、吴让之、徐三庚等近50位大家的精品。同时,作为连接古今的重要方式—题跋部分,邀请到56位重要书家为《汉廿四字吉语砖拓》《永和九年砖砚拓片》《阳信宫盆拓片》题跋,解读古典,开拓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