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更多>>

视点·评论

舌尖上的端午也是文化传承契机

提到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吃。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食物符号似乎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标签。不少人对此感喟不已,甚至对传统节日的日渐式微深感忧虑。

中国多地“秀”特色端午

每年端午节,安海镇街头便会出现一队打扮奇特的男女,他们抬着木雕的龙王头,手举挂有榕叶和艾叶的采莲旗,穿越镇区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户‘采莲’,驱邪消灾,祈求平安。

端午节四大习俗盘点:万水千山“粽”关情

端午节在全国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其中以湖北秭归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的"西塞神舟会"和湖南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的"苏州端午习俗"最具代表性

端午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详细]

端午传说

关于端午的传说有很多,有些人认为端午是为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些人则说,这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这些传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纪念屈原、迎涛神、龙的节日、恶日、夏至、纪念诗人秋瑾等。 [详细]

龙舟竞赛迎端午

5月24日,湖北秭归县居民刘志华在创作木雕屈原像,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时给孩子们戴五彩线,老一辈都说戴五彩线能驱虫、保平安

六一联动端午节,这个小长假亲子游最受追捧。不过,家有宝贝,出行时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更多了

你不知道的端午多样美食

最初的粽子叫“筒粽”,到了魏晋时代,端午吃粽子已极为普遍,煮食用菰叶包粘米、粟子、枣子

端午临近,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手工艺人郑祥龙精心制作一条条微型木制龙舟,准备在端午节期间向中外游客进行展示。郑祥龙是三峡地区龙舟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微型龙舟制作多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