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音乐地图”记录满载记忆的民族音乐
首页> 文化频道> 非遗 > 正文

“中国音乐地图”记录满载记忆的民族音乐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4-18 08:30

  近40个民族、约680位民间音乐人,230余种民间乐器,1300首民间音乐,两万张图片、100万字中英文文字资料,这是由民族音乐制作人叶云川搭建起的“中国音乐地图”体系。2019年起,他带领制作团队,走过全国十余个省(区、市),录制下各族民间艺术家原生态的演唱和演奏,用音乐找回民族的记忆,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的缘起。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温暖一平方直播间采访了叶云川,听他讲述“中国音乐地图”背后的故事。

  “我是四川客家人,从14岁开始背包旅行。每当听到民族音乐,便会浑身起鸡皮疙瘩,眼中流泪。我很想把中国音乐带到世界,用世界的音乐语言讲中国音乐故事。”2003年,叶云川创建“瑞鸣音乐”品牌,用20年的时间,推动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他说:“我们的民族有非常丰富的音乐元素,但是缺少国际化的演绎方式以及高品质的呈现。”因此,他一次次出发,不断尝试中国音乐和爵士、蓝调、拉丁、古典、新世纪音乐等音乐形式跨界或跨文化融合。他曾远赴波士顿,以中国传统乐器唢呐、管子对话诞生于1863年的全美第一座演奏级管风琴;也曾赴日本,以千年前流传到日本的尺八、琵琶、三味线、太鼓等日本邦乐与中国民乐即兴合奏演绎中日经典民谣,复兴唐宋文化。

  叶云川说:“时常有外国音乐家问我:什么是中国音乐?中国人从哪里感受到自己的民族音乐?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在他看来,中国传统音乐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也有传承千年的数百种乐器,各民族、地区都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宝藏,“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告诉别人,什么是中国音乐”。

  2019年,叶云川发起“中国音乐地图”计划,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他尝试建立一种音乐的体系,从民族、地理、风格、乐器形态等角度解构中国音乐,用音乐地图的概念来回答世界“这就是中国传统音乐”。他说:“如果不去探究‘你是谁’,你将不知道要去哪里。”

  “文化消失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快。”叶云川认为,当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也在不断流失。比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原始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劳动号子不再被需要,它的消失几乎是必然的。“原本每个民族都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表达情感,但是当后人只会讲普通话的时候,各自的情感表达也越发趋同,后人也更加无法理解前人的文化,多元文化开始变得扁平。”他希望,通过对这些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整理并录制,以国际级制作要求和水准,到当地民族文化之中广泛采撷、拾取那些最原汁原味、也最弥足珍贵的声音,来唤起亲切的民族记忆,并藉由音乐重新连接与自然、与生命的脐带。

  4年来,叶云川带领团队,在录音大师李大康的指导下,走进全国近20个省(区、市),在各地找音乐厅、剧院等场地,用世界级录音设备,以极高采样频率,录制下每个民间音乐人的细微情感、呼吸和演奏演唱时的心跳和每一次瞬间的感动。

  其中,西安鼓乐是该项目中有传承记载距今时间最长的一种,有近1300年历史,据说是安史之乱从宫廷逃出的乐师传下来的,保存到现在几乎是原貌。“当1000多年前的音乐响起的时候,那种端庄、雍容的气质一出来,你一听,哇!这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声音!你知道那些演奏者是什么人?他们只是西安郊县的村民,但是他们的笙、管、笛、鼓一出来,一听就是宫廷音乐,而且是大唐的那种华丽的雅乐、燕乐。”叶云川认为,音乐最能忠实地记载与反映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风貌,“如同一条鲜活血脉,源源不断输送着一个民族扎根的那片地层与地域的养分,和难以言状的印记。”

  在参与项目录制的演唱、演奏者中,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顾玉林、田孝梨、罗凤学、张顺英、边巴扎西等,亦有常年巡回世界演出的民乐艺术家赵家珍、郭雅志等。涵盖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等近40个民族,已精心录制音乐1300首,涉猎西安鼓乐、江南丝竹、智化寺京音乐等百余流派的精选民族音乐曲目,包含传统音乐名曲《昭君出塞》《出水莲》《高山流水》等曲目,也有如《格萨尔王传》《玛纳斯》《阿诗玛》等少数民族音乐史诗。体裁涉及山歌、牧歌、渔歌、劳动号子、戏曲、说唱、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8种,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

  叶云川说:“民间音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辛。我见到一个华阴老腔第18代传人,她的孩子不想学华阴老腔了。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当我为文化的流失感到伤感的时候,我又很开心因为我们的记录,这些音乐和文化将永远保留下来。永恒的。不管我们的子子孙孙在几百年还是一千年之后,他们同样可以通过影像,通过声音和文字,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有这样一段历程。”

  传统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发扬,传播就是民族音乐最好的保护方式。叶云川透露,未来,他将带领团队继续到更多地区录制,记录更多即将消失的民族之声,以高品质数字化制作、多媒体保存及国际化推广方式,不断完善,建立起系统而立体的、兼具宏观与细微的“中国音乐地图”,为后世留下一分满载着记忆和故事的珍贵的民族音乐记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欢乐庆“六一”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