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
首页> 文化频道> 非遗 > 正文

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4-05-27 11:08

  “第一次看到,感觉表演新奇,别具特色!”“头一回听说‘八恺’,上网查了后才知道是尧舜时代的八个贤良之臣,又长见识了!”5月26日,一场非遗快闪燃爆“2024南京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季”活动启动现场,来自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的非遗“跳八恺”,掀起了一股“最炫民俗风”,这是“跳八恺”首次走出乡村亮相省城,而这一特色民俗活动曾一度消失了60多年。

村庄拆迁分居四方 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531162343

“跳八恺”演出现场

  古柏“跳八恺”是一种古老傩舞表现形式。据《史记》记载,黄帝之孙高阳氏生有八子,世称“八恺”,执掌天下农事,为民造福。为纪念“八恺”对农业的突出贡献,古柏马氏先祖便以“八恺”为形象,编排出融舞蹈与武术于一体的“跳八恺”,因“八恺”相貌怪异,又称“跳八怪”,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跳八恺”的主要角色有“八恺”“孙悟空”“二郎神”“散财童子”等,表演形式粗犷、豪放,传承了古代傩舞的基因,体现了高淳古老的文明和历史。

村庄拆迁分居四方 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531162355

“跳八恺”演出

  “‘跳八恺’差一点失传了!”古柏“跳八恺”文化研究协会会长马永春介绍,2006年,村上几位热心老人发起恢复“跳八恺”,但距上一次兴办已过去了60多年,参加过“跳八恺”表演的健在者寥寥无几,也没有留下可借鉴的资料,恢复之路困难重重,“多亏了马永德老先生,他当时有80多岁了,年轻时参加过‘跳八恺’,在他的示范、指导下,大家集思广益,一边回忆、一边整理,反复排练,前后花了半年多时间,终于把‘跳八恺’‘抢救’了回来。”

  “跳八恺”表演队伍以马氏村民为主,近年来,因开发建设需要,“跳八恺”所在的永城村进行了整村拆迁,200多户村民被安置在古柏街道桃园雅居的不同区域,远的相距数公里。居住地分散了,作为群体性的民俗文化活动遇到了新难题。“首先是人员召集难,以前的邻里关系开始疏远,而‘跳八恺’的全套人马有100多人;其次是场地受到制约,小区里缺少老村庄随处可用的空旷地;还有传承也‘青黄不接’,年轻人都忙于在外打拼。”马永春说,“跳八恺”红火了一阵子,2009年、2012年还分别被列入高淳区区级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随之又淡出人们的视线,“它又开始沉睡了!”

村庄拆迁分居四方 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531162413

“跳八恺”演出现场

  最是乡愁割不断,唤回乡贤兴民俗。2021年,在乡亲们的一再催促下,马永春返乡接手“跳八恺”事务,之前他一直在南京从事文化产业工作。“老村庄不在了,大家住上了高楼大厦,但邻里情不能断,非遗民俗就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马永春找到了重振“跳八恺”的信心。2022年下半年,一支近30人、以中青年为骨干的“跳八恺”表演队组建成立,队员中有开饭店的、做瓦工的、办企业的……这是割舍不断的乡情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

  “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小区地下室车库,作为‘跳八恺’的传承基地、排练基地,一方面车库场地大,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居民生活,大家利用晚上时间聚集在一起,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一招一式地学,男女老少围观鼓劲加油,熟悉的乡里乡亲氛围又回来了!”马永春说,“跳八恺”的再度兴起,拉近了邻里距离,融洽了相互感情,成为村民们的集体乡愁记忆。

村庄拆迁分居四方 传统民俗再续乡情 南京高淳地下室里走出省级非遗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531162408

“跳八恺”在地下室排练中

  非遗重在传承、贵在创新。古柏“跳八恺”在迭代传承中焕发新活力,2023年成功入选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接下来,我们要大力推进‘跳八恺’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深入挖掘‘八恺’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创新编排形式,提升舞美效果,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马永春表示。(文/图韦东宁 魏淳 葛文治)

[ 责编:王一涵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 贵州从江:侗寨禾晾“晒秋”引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7:03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2024-10-23 16:55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2024-10-23 16:47
土生土长的延安娃陈凯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蜕变为“菇”勇者,小小香菇带着周围的村民们走出延安,产品走出国门,奔向新生活。
2024-10-23 16:44
当秋天降临延安,山川绚丽多彩。甘泉县的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幅绝美的秋之画卷。这里有丰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是“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快来邂逅秋日美景!
2024-10-23 16:39
在历史的长河中,陕西延安富县藏着一条古人的“高速路”——秦直道。它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让我们一同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那穿越时空的魅力。
2024-10-23 16:36
一块面团,一双巧手,几经揉捏,几笔勾画,上锅蒸熟后,面团变成了花卉、动物的样式。黄陵面花在黄陵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6:33
延安小杂粮种植面积达 40.65 万亩,预估产值 52 亿元,从业人口 10.7 万人,“延安小米”品牌价值达 27.69 亿元。昔日滋养革命的小杂粮,如今正引领着延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持续哺育着延安的振兴发展。
2024-10-23 16:29
“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这首流传在百姓间的打油诗,描述着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抬头看,满目青山,低头看,碧水汪汪,很难想象这是坐落在陕北的小山村。在过去的近30年里,这个小山村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蜕变。荒山披上“绿衣”,怎么做到的呢?
2024-10-23 16:25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2024-10-19 16:29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走进延安,感受“绿满山川成锦绣”,聆听历史的回声,见证时代的发展,汲取前行的力量。
2024-10-19 16:33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024-10-19 16:20
陆嘉伟:讲好新时代延安故事,探寻延安各行业发展新变化,展示人民群众生活新图景
2024-10-18 19:00
“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回望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奋斗故事,展望新时代延安焕发的勃勃生机,让我们共同关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
2024-10-20 18:38
都说延安的木刻版画,刀锋下满是家国情怀,这是因为它们曾在战争时期,被当作强有力的宣传武器。
2024-10-20 18:25
10月19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记者们到访延安,第一次踏上这片红色热土的他们,热血沸腾。
2024-10-20 18:12
10月20日晚,“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即将在延安启动。
2024-10-20 18:12
10月19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到访延安红秀,偶遇秧歌腰鼓民歌。
2024-10-20 17:44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延安苹果以其卓越的质量和独特风味,赢得了香港和澳门民众的广泛喜爱。延安苹果进入大湾区的市场,成为两地经贸合作的一个生动例证。(剪辑:李晓鹏)
2024-10-19 21:49
陕西文旅推荐使者 冯佳晨:延安精神拥有跨越时空的力量、永恒不变的价值。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我们一起参与“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
2024-10-19 21: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