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些“神树”,穿越千年传播文明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些“神树”,穿越千年传播文明

来源:光明网2025-03-26 15:06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些“神树”系列】

  【编者按】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里,广袤中华大地迎来植树造林好时节。对于树木的信仰,是人类早期常见的自然信仰之一。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5件与树有关的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其中蕴含的信仰与文明。

 

  ◆青铜神树

点击图片,听文物讲故事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古蜀时期,造型复杂、体积硕大的我被放置于祭祀现场,祭司带领族人吟唱着神秘的歌谣,向我祈祷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千年后,考古学家从历史的封土中将我发掘修复,站在树枝上的金乌依旧昂首向上,蜿蜒攀附的巨龙透露着自然的威严,向今天的人们无声讲述当年的神秘过往。”

  ——来自青铜神树的自述

  文物简介:

  青铜神树现藏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势。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二十七枚果实,九只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

 

  ◆扶桑树形铜灯

点击图片,听文物讲故事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既是西汉时期实用的‘落地灯’,又承载着彼时人们对远古传说的浪漫想象——东海中有棵高大的神树,由两棵桑树相互扶持生长而成,得名扶桑。十个太阳栖于树上,金乌每天驮负其中一日巡天,人们便得以见到日出东方之景……当我身上的十盏烛光亮起,扶桑神树、金乌负日的神话,仿佛现于眼前。”

  ——来自扶桑树形铜灯的自述

  文物简介:

  西汉扶桑树形铜灯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灯作扶桑树形,主干为圆柱形,上细下粗,下端为宝瓶形,覆盘形底座。主干分两层向外伸出九条枝干,每枝顶端托一桑叶形灯盏,主干顶端置金鸟形灯盏,中心均有插蜡锥。枝干有长短,上层短、下层长,上下之间互相错叠、不重复,枝干的粗端刻有“X”形符号。干、枝、叶、鸟分别铸造,通过榫卯套合为一体,可以自由装卸。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扶桑是太阳栖息的神树。扶桑树形铜灯依据《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等记载而铸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摇钱树

点击图片,听文物讲故事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古人如何表达对财富的渴望与追求?当然是‘种’一株摇钱树啦!我是国内现存体型最高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株摇钱树。想象一下,站在我面前,一阵风吹来,枝叶摇动,铜钱哗哗地往下掉……”

  ——来自摇钱树的自述

  文物简介:

  这件东汉摇钱树现藏于绵阳市博物馆。通高198厘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摇钱树流行于东汉初期至蜀汉晚期以巴蜀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当时的人们认为,拥有了摇钱树就会消灾挡难,财源不断。

 

  ◆褐绿釉陶桃都树

点击图片,听文物讲故事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传说中有座神山桃都山,山上有一棵硕大的神树桃都树,树上有一只天鸡,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它时就会开始啼鸣,凡间的鸡听到它的叫声便会随之鸣叫,唤醒沉睡的人们开启新一天的生活……我就是这个故事中最受欢迎的神树,在匠人们精湛的塑造、上釉并烧制成型后,细节饱满的枝干向上而生,活灵活现的动物嬉戏于树干之中,而立于最上端引颈啼鸣的神鸟,仿佛依然等待唤醒每次新的黎明。”

  ——来自褐绿釉陶桃都树的自述

  文物简介:

  这件东汉时期的褐绿釉陶桃都树现藏于深圳博物馆。通高73.5厘米、宽19.3厘米,圆柱状的树干,从根部到顶部下粗上细,底部为三角锥体的树座,向外分出三锥状足,足端装饰有草叶纹,间饰羽人、蝉等物象,纹饰花样十分细致精巧,树枝共有十二分枝,末端塑出树叶,有树顶呈锥状,顶端的立鸟似乎在引颈啼鸣,下面有一只攀住树干的小猴子,整体树干与树顶施褐釉,枝叶施绿釉,褐色和绿色的双色釉面,展现了汉代陶瓷的高超工艺。

 

  ◆果木图壁画砖

点击图片,听文物讲故事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果木枝叶长出墙头,门扉半开,一男子手持棍棒护园……这是魏晋时期果木园的一个场景,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些细节,被我记录了下来。”

  ——来自果木图壁画砖的自述

  文物简介:

  果木图壁画砖出土于嘉峪关市新城5号魏晋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画面描绘一男子,手持棍棒护园,树枝长出墙头,极为繁盛的树梢有一鸟飞过。嘉峪关魏晋壁画墓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壁画采用一砖一画的方式,线条随意潇洒,一挥而就,用色也极为简练朴实。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制作:李飞 曾震宇 孔繁鑫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往期回顾

  神秘的青铜神树,是千年前古蜀人的浪漫

  这套两千多年前的树形灯,精巧又实用

  风来了,这棵摇钱树“哗啦啦”掉铜钱

  传说中的神树IP,成为东汉时期最潮“谷子”

  魏晋时期的果木园,长这样!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些“神树”,穿越千年传播文明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

[ 责编:刘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清洁能源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 春到沙湖迎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