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元宵】年俗日记⑱:元宵节的传说
首页> 文化频道> 独家策划 > 正文

【网络中国节·元宵】年俗日记⑱:元宵节的传说

来源:光明网2022-02-14 06: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农历的正月十五,自古被称为元宵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民间有句老话说“没出十五都是年”,可见正月十五也是春节节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中国节·元宵】年俗日记⑱: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中国的老百姓特别重视在这一年的开端能有个好兆头,能够交好运。而过了正月十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又要开始一年辛勤的耕耘和劳作,因此人们也特别重视元宵节的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比如“闹花灯”、“舞龙舞狮”、“猜灯谜”、“吃元宵”、“踩高跷”、“祭门、祭户”等等热闹有趣的民俗活动。

  而这些民俗活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状态就是突出了一个“闹”字,各种民俗活动参与的人数众多且需要人们化妆打扮,扮演成民间传说中各样的故事桥段和人物形象,如“猪八戒背媳妇”“哪吒闹海”“齐天大圣”等等,其场面十分热闹,且具有“狂欢”的性质。

  唐代的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描述“火树银花和,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的“上元节”中,就有放花灯,城中不宵禁的习惯。辛劳了一年的老百姓们,也确是需要这样一个时刻,释放自己的感情,庆祝春回大地,并以此调整身心状态,准备新一年的生产劳动。而正月十五中的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也成了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网络中国节·元宵】年俗日记⑱: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历,自古之今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有三种说法流传较广。其中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氏之乱”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权旁落,密谋叛乱,齐王刘襄联合周勃等功臣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代王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之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网络中国节·元宵】年俗日记⑱:元宵节的传说

  这第二个传说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根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而在古时没电来照明,“点灯”这件事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仪式感,故上元节人们要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来赏灯,燃放烟火,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第三个传说是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时,百姓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唐宋以来,这项活动已非常兴盛,参加歌舞者有时多达数万人,从晚上一直到白天才结束。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发生了变化,火把也逐渐演变成了彩灯。其实,一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仍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最后,在跟大家分享一首有关正月十五的诗词: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制作:李方舟 张悦鑫

 

  往期回顾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①:春节的来历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②:贴年画 贴门神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③:二十三 糖瓜粘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④:二十四 扫房子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⑤:二十五 做豆腐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⑥:二十六,割年肉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⑦:二十七,宰年鸡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⑧: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①:春节的来历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②:贴年画 贴门神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③:二十三 糖瓜粘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④:二十四 扫房子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⑤:二十五 做豆腐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⑥:二十六,割年肉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⑦:二十七,宰年鸡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⑧: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⑨: 二十九 贴春联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⑩:除夕夜熬一宿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⑪:祭祖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⑫:春节吃饺子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⑬:正月初一拜大年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⑭:正月初二 回娘家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⑮:正月初五 “破五” “送穷”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⑯:正月初五 接财神

【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记⑰:正月初九 拜天公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空间音频丨听见春分

  • 春分丨山色连天碧 林花向日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盛开的油菜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2023-02-28 10:00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2023-02-27 11:16
2023年2月24日至27日,山西省第十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中职组医学检验技术赛项,在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行。
2023-02-27 11:15
加载更多